


原油短期宏观风险主导油市 油价运行重心仍向下
油品
中美贸易形势恶化、美联储降息利好兑现以及延长伊朗制裁豁免从宏观层面打压市场情绪,而经济走弱对原油需求增长形成长期抑制。从供给端来看,OPEC减产有所松动,下半年很难进一步收缩,而美国页岩油下半年有一定增产预期,但上游投资仍受页岩油企业债务增长制约。我们认为,当前主导油价走势的核心逻辑来自于宏观层面,利空情绪将令油价进一步走弱。走势上,国内SC原油有可能跌向400附近,建议空头思路。
1、宏观利空续施压油价
近期令油价整体走弱的因素我们认为主要来自宏观层面的风险,包括美联储议息会议释放的信号不如预期鸽派以及美国进一步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上周三美联储议息会议宣布降息25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但美联储表示不会进入长期的加息周期,表态不如预期鸽派令市场失望。而上周五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推特称:将从9月1日起对中国输美3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的关税,而中国方面也表示停止进口美国大豆,中美贸易形势进一步恶化。我们认为,来自宏观层面的风险近期将继续打压市场气氛,原油走势仍将承压。
2、OPEC减产有所松动…

油价承压幕后元凶揭秘:全球石油消费停滞!
油品
市场分析师John Kemp周三撰文表示,全球石油消费自2018年年中以来陷入停滞,导致了油价不可避免地走跌,尽管沙特及其盟友已经尽最大努力减产。 全球最大的18个石油消费国每日油品消费量在100万桶以上,占全球消费量的近三分之二,大致可以有效反映全球需求状况。而联合组织数据倡议(JODI)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的三个月,这18个国家的石油消费量较上年同期仅增加0.7%。 其中大部分国家的石油消费数据滞后两个月公布,目前已公布截至5月的数据,但中国、印度和泰国的数据公布时间更晚。 如果不包括这三个数据公布较迟的国家,最大的15个石油消费国的消费量占全球消费量的45%,截至5月的三个月其消费量同比下降2.2%,降幅为2008/09年经济衰退期以来最大。 自2006年以来,15大石油消费国的消费增长一直是前18大国的可靠领先指标,且需求更为广泛,鉴于全球经济的相互联系,这并不令人意外。 自2018年第二和第三季以来,石油消费增长减缓与全球制造活动和货运量放缓密切相关。鉴于石油消费减缓,因此尽管沙特阿拉伯及其OPEC+盟友采取限产行动,油价大幅下跌仍无可避免。 之前在2006/07年、2008/09年、2011/12年和2014/15年期间石油消费减缓时,都伴随着油价急剧下跌,最后促使消费和产量回到平衡。2019年的限产措施防止了油价更剧烈的下滑,但无法避免必须让较低油价帮助挽回失去的消费增长。 Kemp指出,只有当全球经济避开衰退且石油消费增长再次开始加速时,油价才会开始持续上涨。
http://oil.in-en.com/html/oil-28761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