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迪士尼樂園將設全港最大型太陽能發電系統,並分兩階段於園內建築物安裝逾4,500塊太陽能板,料年產逾180萬度電,相等於560多個三人家庭一年的用電量。樂園料首階段完成後每年賣電收入約500萬元,10年內可回本。

香港迪士尼樂園去年8月參與中電的「上網電價計劃」,推動本港太陽能發展,今年3至4月起﹑分兩階段在樂園度假區內14座遊樂設施及建築物天台,安裝合共逾4,500塊太陽能板,料今年底完成,屬全港最大型的太陽能發電系統,預計每年可生產約186萬度電,相等於564個三人家庭一年的用電量,亦估算項目有助每年減少118萬公斤的碳排放量。

香港迪士尼樂園設施服務總監傅志榮表示,計劃首階段會於樂園「小小世界」﹑「鐵甲奇俠飛行之旅」及6座後勤建築物的天台,安裝3,500 塊太陽能發電板,總面積等於鋪滿一個標準足球場,料今年9月底前峻工。若以每年平均日照時間1,000小時計算,預計每年可提供140萬度電,即相等於424個三人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他稱,第二階段計劃將在度假區內6座建築物的天台上,包括「灰熊山谷極速礦車」﹑「蟻俠與黃蜂女:擊戰特攻」 ﹑明日世界火箭餐廳等,額外安裝1,000多塊太陽能板,預計今年底完工後,可再提供多三分一的電能。

傅志榮解釋,透過設置太陽能發電系統,產生的電量會直接接駁至公共電網,中電會以每度電3至5元回購系統所生產的電力,樂園相信首階段計劃完成後,可與太陽能板承辦商共同攤分每年約500萬港元的額外收入,所得資金會用作支付項目開發成本、系統維修保養及其他環保項目發展等。

香港迪士尼樂園設施服務部電力及機械維修經理丁志傑稱,過往投資太陽能系統項目,一般回本期可逾20年,但透過政府的上網電價政策,回本期則大大縮短,料樂園今次的太陽能發電系統項目,可於10年內回本。

香港迪士尼指,為令園內設施發揮更佳的能源效益,園方已將鎢絲燈泡轉用LED照明裝置,亦為3間酒店的客房空調安裝自動感應系統等,樂園正研究在園內安裝第三階段太陽能系統,以節約更多能源。

加州能源委員會 2018 年 5 月以 5 比 0 票全體通過,2020 年元旦起 3 層樓以下獨棟或公寓新建房屋都得裝設太陽能板,假如房屋被樹木、其他建築物遮蔽或是屋頂太小無法建置太陽能板,則可以申請豁免或裝設利用儲能系統來代替。

而雙面太陽能做為兩面都裝有太陽能電池的面板,正面的電池吸收陽光之餘,也可以透過背面吸收地面反射光與漫射光,進而增加太陽能發電輸出,能將功率轉換效率提升 25%,也就是說能將 300W 模組的功率輸出提高到 350 到 360W。

對於面積受限、地價昂貴,或是想發展屋頂太陽能的地方來說,雙面太陽能將是個好選擇。

目前雙面太陽能在美國的比率只有 1 到 2%,美國太陽能產業協會主任 Gary Liardon 表示,現在雙面太陽能大多用在公用事業或是商用大型太陽能廠,在零售部分相對沒有競爭力,但隨著關稅豁免,將能進一步提高雙面太陽能的競爭力。

Liardon 表示,預計雙面太陽能板在加州的裝設比率,將會在一年內從 1 到 2% 飆升至 15 到 20%。

回想 2018 年 1 月 22 日時,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進口太陽能產品採取為期 4 年的 201 關稅措施,對超過 2.5GW 的太陽能電池及模組第一年徵收 30% 關稅,之後逐年遞減 5% 為 25%、20%、15%。當時這項措施轟動全球太陽能產業,不少人認為 201 關稅是個傷人又傷己的措施,不少分析指出,關稅提高會讓太陽能產業在 2018 年減少 23,000 個職缺, 5 年內裝至容量會減少 11%。

201 關稅在反傾銷、保障美國太陽能企業的同時,也提升太陽能安裝成本,損及太陽能普及速度、投資,並衝擊近 2 萬多人的生計。而最近雙面太陽能獲得 201 關稅的豁免,除了有利於中國的晶科、隆基、韓華、英利綠能以及南韓 LG 電子等亞洲製造商,Wood Mackenzie Power & Renewables 更預計,未來會有愈來愈多東南亞和韓國工廠製造雙面模組,料出口至美國的雙面模組會大幅增加,

分析師 Xiaojing Sun 和 Colin Smith 則表示,關稅豁免也有助美國太陽能安裝產業,並推動公用事業採用雙面太陽能板。

根據PVInfoLink分析的數據,5月底決定在中國控制光伏補貼意味著新的光伏裝機容量今年將在全球範圍內下降,預計2018年全年新增光伏裝機容量約為88吉瓦。與此同時,中國政府的政策變化導致光伏價值鏈上的現貨市場價格下降了約30%。然而,對於2019年,分析師預計需求將大幅增加,全球太陽能需求將達到112吉瓦。

其主要原因是中國的太陽能目標升級到2020年,並且印度和美國市場開始快速增長。此外,PVInfoLink預計明年全球16個國家的裝機容量將增加1GW以上。在歐洲,有關國家將是德國,西班牙,法國,荷蘭和烏克蘭。

中國在全球光伏裝機容量中的份額正在逐步下降,該裝機容量占去年全球市場的一半以上。PVInfoLink預計,今年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市場在中國將占全球產能的39%,明年占38%。歐盟成員國對全球太陽能組件市場持有的份額預計將從11%增加到12%,預計同時歐洲的產能將從9.5吉瓦增加到13.5吉瓦。

PVInfoLink還預計,制造商之間的合並將會增加,全球領先的多晶矽制造商,尤其是中國西部的制造商,將會迅速擴張,並且由於大型制造商能夠降低成本,許多小企業將逐步退出市場。據PVInfoLink稱,這一發展也將對領先的海外制造商產生不利影響。

許多小型晶圓制造商也可能會逐漸退出市場,單晶圓市場的整合將遵循類似的模式。然而,對於多晶矽片供應商而言,分析師認為價格差異較小,這意味著整合將會放緩,許多此類制造商可能會在明年需求再次回升時重返市場。對於電池制造商而言,分析師認為大型企業有明顯的優勢,但降低成本的生產商可能會被邊緣化。

在中國以質量為中心的領跑者計劃的幫助下,單一PERC產品的生產和效率進一步提升,PVInfoLink預測今年這類產品將占據優勢,單一PERC的市場份額將從28%增加到46%。

對於2019年上半年,分析師預計需求疲軟,主要是因為三個原因:首先,是季節因素,例如中國的農歷春節;其次,TopRunner計劃中只有一小部分項目將在上半年完成;第三個原因是,第一季度需求通常較高的國家,如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亞,可能會看到比平常增長更少的景象。因此,分析師預測明年中期將進一步降價,4月份價格最低。

相比之下,預計明年下半年將出現強勁回升,這可能導致區域供應瓶頸。預計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需求將至少達到32吉瓦,單一產品可能占該市場的60%。這也可能導致多晶矽和單晶矽片供應的瓶頸。根據PVInfoLink的數據,總體而言,太陽能行業將回歸更高的繁榮時期。

國際市場研究機構Technavio日前發布研究報告稱,2019-2023年全球太陽能電纜系統市場規模將增長19.4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接近13%。微電網的日益普及以及太陽能電纜系統的發展和技術創新是推動市場增長的主要因素。太陽能電纜是用於光伏發電的互連電纜,主要用於連接太陽能電池板和其他電氣元件。這種類型的電纜可以承受極端天氣條件,並提供對紫外線,化學品和油的高抗性。

從終端應用來看,2018年公共事業部門占全球太陽能電纜系統市場的最高份額。但是,預測期內,該部門的增長速度將低於整體市場,因為非公共事業部門的增長將超過整個太陽能電纜市場。

鼓勵太陽能裝置的有利政策和激勵措施將推動對整個社會應用的太陽能電纜系統的需求。同時,太陽能光伏項目的成本下降也將有助於該領域的太陽能電纜系統市場增長。

從市場區域來看,2018年亞太地區占全球該行業最高市場份額。到2023年,盡管亞太地區的增長速度將低於歐洲、中東和非洲,以及美洲的增長速度,但是該地區仍然將占據整個預測期內最大的太陽能電纜市場份額。

亞太地區2018年的市場份額最高。盡管該地區的市場增長速度將低於歐洲,中東和非洲和美洲市場的增長速度,但該地區將在整個預測期內占據最大的太陽能電纜市場份額。中國是該地區太陽能電纜系統的重要市場。

太陽能發電成本下降以及太陽能發電廠數量的增加將推動亞太地區太陽能電纜系統市場的增長。該地區的太陽能電纜市場也將受到農村和偏遠地區越來越多的微電網使用的影響。

微電網被用於向沒有集中電網的偏遠和農村地區提供可靠和安全的電力供應。微電網使用太陽能光伏系統,存儲系統和發電機為這些區域提供電力。微電網太陽能光伏系統還用於島嶼電力,遠程電信站點,衛星站,軍事前哨站等離網型電力供應。太陽能電池板,控制系統和電池的技術進步和價格下降將進一步推動微電網的普及,從而刺激對太陽能系統(包括太陽能電纜)的需求。

與此同時,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不斷增加,導致太陽能光伏系統和部件的發展,降低了發電成本並優化了安裝過程。太陽能光伏系統的技術發展也提高了這些系統的可靠性和效率。例如,防水太陽能電纜具有耐候性,抗紫外線,耐臭氧,耐磨,阻燃,無鹵素,並且可以長時間在水下安全運行。太陽能電纜系統的這些發展和技術創新預計將推動太陽能電纜市場的發展,在預測期內將實現近13%的復合年增長率。然而,由於同比增長減少,未來幾年市場的增長勢頭將減速。

Vanguard Markets駐曼谷的執行合夥人Stephen Innes稱:“油價受到(非農就業)數據優於預期支撐,但交易員仍對全球經濟前景趨淡非常審慎。”

美國勞工部上周五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6月就業增長強勁反彈,政府就業人數大幅增加,暗示5月新增就業崗位急劇放緩可能只是一次性現象。

高雄市阿公店水庫是台灣第一座水庫太陽光電廠。 工研院綠能所/提供

台灣積極推動能源轉型,規畫2025年綠能發電量占比達20%,其中太陽光電扮演重要角色。為了考量再生能源開發需與生態環境和諧共榮,政府推動太陽光電除屋頂型設置外,地面型優先利用嚴重地層下陷不利農業經營地區、水域空間、已封閉掩埋場及部會閒置土地推動設置,且均已排除國家重要濕地範圍等生態敏感區,在設計規畫上要求業者落實友善生態工法,降低對生態環境影響,以創造綠能與環境雙贏。

太陽光電板的主要材料為矽,矽並無毒性。太陽光電發電直接將光能轉換為電能,無需使用燃料,發電過程中不會產生任何廢氣、廢水、輻射,對環境無害。太陽光電板設置多帶有傾斜角度,平日能透過雨水沖刷清除太陽能板上的灰塵、鳥屎、樹葉等環境髒汙。另太陽能板外層為玻璃,僅需使用清水、長桿拖把等工具就能清洗乾淨。

在水庫、滯洪池、埤塘等水域空間,國內已有阿公店水庫、臺南樹谷園區滯洪池,利用浮筒結合太陽光電板鋪設在水面上,浮筒均採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質,與養殖池水車的浮筒材質相同,日本、英國等國已有許多水面光電設置實例,證明不會汙染水質。

此外,據了解,經濟部推動嘉義鹽業用地太陽光電,已排除環境敏感及濕地區域、生態野鳥棲息地熱區,結合生態與綠能共榮策略,並與當地社區、保育團體共同打造綠能生態共榮示範區。政府推動能源轉型,除政策面執行外,還有賴各界共同響應,以實現能源轉型的承諾,為下一代創造永續的優質環境。

IRENA在報告中指出,安裝和維護成本是阻礙可再生能源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主要因素,鑒於該行業成本下降趨勢已經確定,在沒有任何經濟援助的情況下,陸上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已經比任何低成本化石燃料替代品還要便宜和清潔。

即便是和現存在運中的燃煤電站相比,新的太陽能和風能發電設施的安裝成本優勢仍然十分顯著。分析師指出,陸上風能和太陽能的電力成本將從2020年持續低於任何化石燃料,毋庸置疑將是全球實現“脫碳”目標的最大功臣。

IRENA數據顯示,全球某些地區的陸上風能和太陽能發電成本僅為0.04美元/千瓦時,而智利、墨西哥、秘魯、沙特、阿聯酋的太陽能發電拍賣價還曾創下歷史新低的0.03美元/千瓦時。2018年,集中式太陽能發電的全球加權平均成本同比下降26%,生物質能下降14%,光伏發電和陸上風電下降13%,水電下降12%,地熱和海上風電下降1%。

IRENA預計,2020年全球陸上風電的平均成本將再下降8%達到0.045美元/千瓦時,光伏發電的平均成本將再下降13%達到0.048美元/千瓦時。此外,2020年全球將有超過3/4的陸上風電、1/5的光伏發電的價格低於最便宜的新型燃煤、石油和天然氣發電成本。

另據IRENA統計,去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行業從業人員達到1100萬人,比2017年增加6%,這進壹步證明該行業在全球經濟和能源結構中的作用日益關鍵。就業主要集中在中國、美國、巴西和歐洲等國,其中亞洲國家占全球可再生能源就業市場的60%,而太陽能仍是全球可再生能源行業的最大“雇主”。

根據報告顯示,歐洲的新太陽能裝置將在未來3年內翻一番,達到約20吉瓦/年的水平,到2024年,該地區的總裝機容量將超過250吉瓦。

德國將繼續成為美洲最大的太陽能光伏市場,2019年至2024年間將安裝21吉瓦。西班牙將緊隨其後,近20吉瓦主要是公用事業規模的產能。在此期間,共有7個歐洲國家將安裝至少5吉瓦,而18個將安裝超過1吉瓦。

“太陽能光伏發電是在歐洲成長迅速對電力行業低碳化的背景下。幾個歐盟成員國已經承諾100%可再生能源或零碳電力目標,而歐盟正在討論到2050年采用經濟範圍的凈零排放目標。超過170GW的天然氣,煤炭和核能力將是到2040年將從市場上流離失所。到2040年,太陽能光伏發電的份額將從今天的4%上升到13%。

競爭性拍賣已取代上網電價作為歐洲最受歡迎的太陽能光伏采購手段。到2018年底,已經批準了24吉瓦的容量,另外還有十幾個市場確認了47吉瓦。根據歐盟關於國家對可再生能源的援助準則,技術中立采購正變得越來越普遍,太陽能越來越多地暴露於與其他可再生能源技術的直接競爭

美國太陽能市場第一季度表現最為強勁,屋頂電力已成為最有前途的增長領域。

專家說,雖然它佔整個市場的一小部分,但住宅太陽能有很大的增長潛力。強勁的客戶需求,最近的一些政策發展以及電池存儲的機會正在發揮作用。

根據太陽能產業協會(SEIA)和伍德週二公佈的一份報告,在2019年的前三個月,美國安裝了創紀錄的2.7千兆瓦的太陽能光伏電池,這是一年中第一季度大部分太陽能裝置。麥肯齊。屋頂住宅太陽能佔上一季度安裝量的22%,而且這一百分比正在上升。

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包括南卡羅來納州取消其淨計量上限,這限制了太陽能係統所有者可以在電網上交換的能源數量,以及馬里蘭州最近的法案要求該州通過可再生能源產生50%的電力。

屋頂太陽能市場將繼續依賴安裝強勁的地區,如加利福尼亞和東北地區,但大型太陽能企業正將注意力轉向新興市場。根據該報告,第一季度新增住宅容量的近三分之一來自前十名以外的市場累計產能,這是有史以​​來的最高份額。

回顧2018年,德國再生能源的發展依舊強勁。在公用發電的部分,再生能源加總首度突破40%,首度超越燃煤發電的加總。隨著晚近越來越多要求進行更多再生能源裝置競標的呼聲,再生能源發展速度可望加速。

在太陽能發電量不斷突破歷史紀錄時,德國太陽能發電成本也不斷下滑,成為德國目前新建發電機組中發電成本最低的選項。
在2018年首度推出的兩次風光聯合競標中,得標的都是太陽能。太陽能的發電成本實在太低,風能業者根本無法開出足以競爭的價格。這樣的結果是連許多觀察德國能源轉型許久的專家(比如Craig Morris)也倍感意外的。

2018年另外一個德國太陽能產業重要的復興跡象是發電自用戶帶動的新一波商機。過去以躉購費率支撐的時代,太陽能板的裝設以併網售電為主,但隨著躉購費率逐年調降、零售電價的上升,安裝太陽能板以發電自用變成越來越熱門的選項。

2018年會是德國太陽能產業重新崛起的元年嗎?至少目前德國太陽能產業業者的信心已經回復到2013年以前,中國光能產業還沒有嚴重打擊他們的時候。但是有一件事情是確定的:在非核除煤的政策逐步清晰的情況下,太陽能將繼續在德國能源轉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根據日本「太陽光發電協會,JPEA」所作的統計,2018 年度的日本國內太陽能板出貨量約為 550 萬瓩,較 2017 年度時增加了 5%。這也是自 2014 年以來,在事隔 4 年之後,再次出現增長的情形。

雖然在住家及大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需求上出現減少,但由於利用閒置空地與工廠屋頂的中小型發電設施的需求增加,也因而帶動了日本國內太陽能板的銷量。

另外在非住宅用方面,出貨量也增加了 8%。

日本經濟產業省在 2018 年底時,重新檢討了再生能源的躉購 (FIT) 制度。遲遲未能展開發電的業者,在躉購費率上很可能出現不利的情況。因此有施工廠商表示「急著趕工施作,想要立刻展開發電的業者不斷增加」。

自從日本的躉購制度在 2012 年度上路後,太陽能板的出貨量激增,更於 2014 年度時到達出貨量高點的 921 萬瓩。

而單從 2019 年 1 – 3 月的表現來看,日本太陽能板的總出貨量 (包含出口及內需) 為年增 7% 至 155 萬千瓦。連續 4 季出現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