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市面上常見的矽晶太陽能挪到室內或是弱光環境,人們會發現其發電量大打折扣,不過對於有機太陽能來說,室內或許才是它的主戰場,最近日本與法國團隊攜手研發出新型有機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在暗房中更高達 25%,顯示其在室內的發電潛力。

有機太陽能製造材料多樣、製程也以低成本低耗能的塗布或印刷為主,依據不同製程也可以做成可撓或透明模組,未來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對此法國原子能暨替代性能源署科技研究部旗下的能源技術與奈米材料創新實驗室(CEA-Liten)與日本東洋紡織 Toyobo 攜手合作,想要研發出適用於室內的太陽能,開闢太陽能板的新版圖。

而最近研究有所突破,新型有機太陽能在亮度將近暗房的 220 lux 照明下,轉換效率高達 25%,相較之下普通的非矽晶太陽能轉換效率只有 16%,新型有機太陽能的效率比非矽晶太陽能高出 60%。

其中 Toyobo 研發出一種特殊的太陽能材料,它可以溶在無鹵溶劑中,因此科學家便能均勻地將材料塗在基板上,Toyobo 和 CEA-Liten 也進一步最佳化溶劑和塗覆技術,除了成功以玻璃基板製造出小型電池,還利用常見塑膠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當作基板,製作出 18 平方公分的有機太陽能。

根據新聞稿,該模組在 220 lux 的照度下能夠產生 130 毫瓦(µW)電力。Toyobo 表示,未來會把材料提供給太陽能電池商,希望能在 3 年內商業化,有機會用在測量溫度、濕度,或是運動感測器等方面。

有別於市面上常見的湛藍色矽晶太陽能板,尚未商業化的有機太陽能可以製作成半透明、甚至是透明的模組,未來有機會整合到窗戶、溫室或是建築外牆上,發展潛力相當不錯,不過要跨入建築整合太陽之前得做什麼準備?

有機太陽能是由有機聚合物或染料製成,由於不需要高耗能真空設備,製程以溶液塗布印刷為主,因此製造成本相對低,具有低耗能、低成本與低碳三低優勢,且根據不同化學配方與製程,還能讓窗戶吸收不同波段的光、整透光度,或是製備成可撓模組,不僅有機會整合在汽車、建築上,也可以與穿戴式設備結合,擁有獨特且優勢的利基市場。

因此雖然有機太陽能還沒有達到大規模商業化,但不少廠商看好其未來發展,正努力研發中。像是南韓蔚山國立科學技術研究院(UNIST)透過矽棒與柔軟的透明聚合物,開發出彈性可伸縮的透明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達 8%,且經過幾十次彎曲測試後,性能仍可維持 95% 左右。

美國新創 Ubiquitous Energy 先前也聲稱自家的透明有機太陽能電池已獲第三方實驗室 Newport Corporation 認證,轉換效率達 9.8%,可吸收紫外光與近紅外光,目前打算先整合到房屋窗戶上,更已經在加州總部裝設面積達 9 平方公尺的透明太陽能窗戶。

這些都可能會是未來的明日之星或是重要發展基石,只是目前有機太陽能距離大規模商業化還有一段距離,轉換效率大多沒有超過商業化門檻 15%,產能也只有少少幾 MW,成本相對高、沒什麼裝置紀錄可以參考,也需要搞釐清如何關閉各個窗戶太陽能的電源、維運方式、逆變器設備等等實務面向,更需要前期投資以建立規模經濟、規模生產等學習曲線,透明太陽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將傳統窗戶取而代之。

目前的建築整合太陽能,大多都是在屋頂架設矽晶太陽能板,或是將太陽能板裝設在建築外牆上,雖然外觀可能不盡人意,但這是相對普遍、較好入手、風險較低的方式,也沒有用太陽能材料取代傳統建築材,比較容易同時符合建築與太陽能法規。

先前 NREL 太陽能專家 Lance Wheeler 也表示,目前太陽能窗戶多少都參雜有毒物,玻璃碎裂後又是一大問題。如果要滿足消費者需求、耐用性、法規要求,可能還有一段路要走。

2018 年挪威國家石油(Statoil)改名成 Equinor,從此事業範圍從石油、天然氣逐漸擴大,積極部署再生能源,最近又與義大利石油巨擘 Eni 旗下油氣工程承包商 Saipem 攜手合作,將聯合推動離岸浮動式太陽能計畫。

無論是 Equinor、Saipem 還是法商道達爾 TOTAL,最近歐洲石油巨頭為了分散風險進軍綠能,他們憑藉多年來在離岸鑽井平台、海底油氣管線累積起來的工程經驗,一躍進入離岸風電領域,更想投入新興、適用於更深的海域的浮動式離岸風電市場,擴大綠能發展空間。Saipem 還聲稱,未來 5-10 年內,將來海上工程有 50% 都是非油氣業務。

而最近這兩家石油大廠決定攜手合作,決定建立離岸式浮動太陽能,同時也將採用 Saipem 創新部門 XSight 的 Moss Maritime 技術,執行長 Moss Ida Husem 表示,這項技術不僅能適用於平靜海域,也可以裝設在多風海域。

通常水面型太陽能多裝設在水庫或是湖泊,基本上是平靜無波的淡水水域,其中浮動式太陽能對於土地面積不大的國家來說,是個發展綠能的好途徑,既不用與人爭地,太陽能板也能藉由水的冷卻效果提高發電效率與性能,與此同時也可以降低湖水蒸發與優養化,算是種一舉兩得的設備,因此裝置量也逐年升高。

不少研究也看好水面太陽能的發展,世界銀行報告還預測 3 種未來情景:若技術裝置比例占全球水庫的 1%,裝置量料可突破 404GW,其中非洲裝置量將達 101GW,北美與歐洲則分別是 126GW 與 20GW,中東與亞洲共約 116GW,南美與澳洲則為 36GW 與 5GW。

只是目前海面浮動式太陽能專案較少,畢竟這需要考量到更為複雜的海象環境與生態系統,浮筒、纜線與太陽能板也要抵禦鹹鹹的海水、時大時小的波浪,但若成功在狂浪(High Wave)太陽能領域有所突破,未來浮動式太陽能就不再僅侷限在湖面或是水庫,裝設範圍更廣,裝置量也可以再提高。

有許多廠商也為了提升太陽能系統防禦力,推出全新的太陽能裝設方法,像是 Ocean Sun 太陽能系統的模組與水面只有薄薄一層塑膠膜相隔,降溫效果比前兩者系統要佳,且塑膠薄膜也讓模組能隨著波浪上下起伏,大幅降低風阻。

目前歐洲也現身世界第一座離岸浮動式太陽能,開發商 Oceans of Energy 在荷蘭北海建設 Zon-op-Zee (=Solar-at-Sea)計畫,雖然規模只有少少的 56 片模組、容量約 17KW,但它可以抵禦 2 月中旬來襲的風暴席亞拉(Ciara),經歷 62 節風速與 5 公尺大浪後依然毫髮無傷。

全球太陽能業者幾乎被大陸打趴,國內太陽能廠呼籲政府應扮演領航者,集結產學研三方力量,在下世代新型太陽能電池制定投入方針及獎勵措施,為台灣太陽能廠找到發球權,同時開創新藍海。

太陽能產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去年中國大陸「531新政」,大幅刪減太陽能補貼,全球太陽產業幾乎被大陸打趴,台灣多晶矽供應鏈也嚴重受創,多數太陽能廠陷入虧損,甚至因財務窘困,被迫下市,各家手中的現金有限,投入新產品研發能力有限。

茂迪(6244)總經理葉正賢分析,當前台灣太陽能產品,包括電池和模組,都已無法和紅色供應鏈抗衡,台灣要設法在下世代新產品找到重新掌握發球權的機會。

他強調,政府應扮演研發下世代新型電池的領航者,不管是發展下世代超高效N型TOPCon電池或其他新型電池,政府應儘速與業者會商制定發展方針及相關獎勵,再將技術授權給業者,延續台灣太陽能產業發展。

此外,政府若能透過「Super VPC(進階版的自願性認證)」機制,比現行VPC產品的溢價幅度更大,激發廠商投入更高轉換效率更高的產品,再加上擴大產學研的合作規模、成立研發合作平台,就能在下世代新產品掌握發球權,進而布局全球。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710/4434926

過去有不少研究提到太陽能板在水中也能發電,只要採用吸光範圍更廣的非晶矽太陽能技術,就能助水下設備一臂之力,不過美國科學家發現,我們其實還有許多可用材料待發掘。

傳統的矽晶太陽能之所以不能應用在水下設備,主要是因為矽晶太陽能是轉換陽光中的近紅外光、可見光及紫外光來發電,偏偏水也會吸收紅光,光波長越長、就越難穿透水,因此只有少許的深藍光譜可以穿透 100 公尺以下的海洋。

對此,美國紐約大學坦登工程學院(New York University Tandon School of Engineering)科學家認為,可以從寬能隙(Wide Bandgap,WBG)材料著手,這些材料可以吸收能量較高的短波長,能吸收矽晶太陽能無法吸收到的光。

矽晶材料的能隙為 1.12eV,那麼水下太陽能的能隙要多寬才好?坦登工程學院團隊將不同能隙的太陽能材料放置在不同深度、清澈度的水中,希望能測量各種太陽能電池的極限所在,最終發現,就算把太陽能置於 50 公尺深的清澈海水,它還是可以發電,且發電效率還會因為冷水降溫而提高。

團隊研究發現,若要在水下 2 公尺處裝設太陽能,材料最佳能隙為 1.8eV,若要放在更深的水下 50 公尺處,能隙就得增加到 2.4eV,未來科學家或許能針對不同的水深需求,研發或是購買不同的太陽能材料。

其中新興太陽能在研究中表現良好,博士後研究人員 Jason A. Röhr 指出,在弱光下可以發電的有機太陽能以及三五族半導體也很適合應用在水深處。

除此之外,這些太陽能板也不一定需要封裝材料。過去紐約大學另一研究也成功研發出水下應用的有機太陽能電池,電池甚至可以在無封裝的狀況下下水運作,在經過 10,000 次彎曲後也沒有損毀。

木瓜蛋白酶(papain)也被稱為鬆肉粉,是嫩肉劑的主要材料,有許多業者會以這類植物性蛋白質分解酵素,避免把肉煮得太硬太柴、難以咀嚼,不過最近荷蘭科學家發現,木瓜蛋白酶其實另有用處,除了可以讓肉質軟嫩可口,還是降低太陽能製程成本的好幫手。

木瓜蛋白酶用處多多,通常能夠最有效地分解蛋白質的就是蛋白酶,它們可以把較硬、由蛋白質組成的肉纖維切斷,同時木瓜蛋白酶也可以分解生物毒液中的蛋白毒素,若是被水母、蜜蜂、黃蜂等蟄傷,手邊又沒有藥,也可以抹一些。

最近荷蘭台夫特理工大學(TU Delft)科學家則挖掘出木瓜蛋白酶的新用途,可以進一步降低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成本(DSSC )。這類太陽能的原理是利用「染料」來吸收陽光並轉移電子,當染料吸收光後,被激發的電子會進入底下的二氧化鈦半導體(光電極),其中二氧化鈦層具有奈米大小的孔洞,可以提高表面積並吸附更多的染料,進而提升電流值,而剩下的染料會再透過催化劑與電解質產生氧化還原反應,反應後的電子會使染料分子還原,最終完成循環。

染料雖然便宜,但二氧化鈦薄膜製造不易,得透過熱氧化(thermal oxidation)、化學氣相沉積(CVD)或物理氣相沉積(PVD)等製程方法,還需要 600°C 以上高溫以及昂貴先進的真空設備。

根據 TU Delft 的新研究,只要透過業界常見的浸沾式塗布法(Dip Coating)即可,浸沾式塗布法普遍又簡易,假如人們想要幫水壺染色,只要將水壺泡在染料中,之後晾一下讓多餘的染料滴落,烘乾即可得到染色的水壺,這種方法不限於各種形狀,只是有著難均勻、速度慢等缺點。

科學家發現,木瓜蛋白酶可以吸附在氧化銦錫(ITO)等氧化物的表面上,然後變成覆蓋整個基板的薄膜,還具有催化二氧化鈦礦化(mineralization)的功用,因此只要將 ITO 浸泡在木瓜蛋白酶、二氧化鈦前體混合溶液,之後再用家用烤箱慢慢加熱讓薄膜上方的有機材料蒸發,最後就會留下多孔的二氧化鈦薄膜,並產生更薄、更堅硬的多孔二氧化鈦層,與沈積技術相比,晶格空位(Vacancy defect)的問題也更少。

同時團隊也發現,這種木瓜蛋白酶/二氧化鈦層可以層層堆疊,最多疊到 50 層。之後科學家也進一步以浸沾式塗布法製作出有機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有趣的是,染料使用來源也是水果:石榴,科學家把木瓜蛋白酶/二氧化鈦薄膜浸泡在石榴汁中 24 小時,使染料附著在薄膜上,最後再用乙醇沖洗、氮氣乾燥。

研究團隊認為,木瓜蛋白酶的室內浸沾式塗布法實驗相當成功,已合成多層多孔木瓜蛋白酶/二氧化鈦薄膜,也是種永續且便宜的二氧化鈦薄膜製作方法,未來有機會整合到窗戶玻璃上。TU Delft 研究人員 Duncan McMillan 表示,薄膜的多孔性質使團隊較容易製造出大面積的電池,結合現有的技術,未來有機會研發更高校的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發電成本正不斷下滑,競爭力迎頭趕上傳統以化石燃料為動力的火力發電廠,傳統礦業的風險將會愈來愈高,而面對變化的市場需求,礦業該何去何從?

澳洲是僅次於印尼的第二大燃料煤(thermal coal)出口國,也是世界最大的焦煤(冶金煤)貿易國家,煤礦為第二大出口商品,為澳洲帶來龐大的經濟收益,只是這項經濟來源正受到再生能源崛起波及,不斷縮小中。

以澳洲內需來看,黑煤、褐煤可滿足澳洲東部五州的三分之二用電需求,但是隨著老舊電廠紛紛退役,未來燃煤占比會逐漸降低;以出口來說,澳洲的燃料煤將近一半都出口到日本,但是預計到 2028 年,風力發電的成本將會低於燃煤、太陽能則更早,新型太陽能電廠的成本在 2023 年就能低於火力。而中國、南韓各占澳洲出口比率的 15%,這兩個國家的風電早已比燃煤便宜,太陽能成本也有望在今年下旬低於燃煤。

目前煤炭的價格也愈來愈低,外媒報導指出,2019 年煤炭出口價值明顯下降,燃料煤的現貨價格從 100.73 美元下跌三分之一至 66.20 美元,為十幾年來最大跌幅,未來可能還會持續下降。

最近由於 COVID-19(武漢肺炎)影響,石油需求降低,沙烏地阿拉伯又槓上俄羅斯,原油價格受到劇烈波動,進而影響燃料煤價格,不過事實上就算沒有疫情衝擊,燃料價格還是會持續走低,澳洲產業、創新及科學部(DIIS)2019 年末的最新報告指出,燃料煤出口額會從 2018-19 年度創新高的 260 億澳元,2019-2020 年減少到 210 億澳元,2020-2021 年又會降到 190 億澳元。

不少研究機構深入研究發現,過去長達 40 幾年都呈增長狀態的燃煤發電量,已在 2019 年下降了 3%,可說是最大降幅,其中中國燃煤電廠發電量雖然繼續攀升,印度煤炭需求增加,但美國和歐洲燃煤發電量下降 16%,降幅接近四分之一。

不過這並不代表燃煤發電廠未來就無生存之地,目前還是不斷有政府推出新型燃煤電廠計畫,同時也有不少補貼燃煤的情形,只是英國碳追蹤計畫(Carbon Tracker Initiative,CTI)提醒,這些新型燃煤計畫最終可能會擱淺,投資人將會發現燃煤成本變得愈來愈高,電力及公營事業主管 Matt Gray 表示,若開始建設新燃煤電廠計畫,開發商就有可能會有損失 6,000 億美元的風險。

只是降低對燃煤發電的依賴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以澳洲來說,雖然開挖礦場伴隨的水土保持破壞、環境污染等等,都是難以忽視的挑戰,但是背後的政經關係也已經交錯繁複、生根許久,燃煤又佔去澳洲發電六成比例,如何補上燃煤發電廠的空缺、電廠如何轉型,這些都是未來的挑戰。

一般太陽能計畫大多以 20 年為攤提基礎,如今全球最早一批太陽能計畫開始將要屆滿這個年限,2020 年代,全球總計會有 67 吉瓦(gigawatt)的太陽能發電容量滿 20 年,其中大多數在最早衝刺太陽能的西歐市場,許多計畫的政府補貼條件也同樣是 20 年,攤提期滿加上補貼也同時期滿,這些最老的太陽能計畫在財務上有了更新的誘因。

然而,即使尚未 20 年期滿的太陽能計畫,許多在經濟上也有了提早更新誘因,太陽能科技日新月異,如今的太陽能電池面板本身在轉換率等規格上遠勝過老舊面板,硬體價格卻相當低廉,同一塊土地面積上換上新面板,可發出更多電力,創造更多營收。

歐洲老舊太陽能計畫還有另一個提早更新的誘因,那就是 2013 年以前的許多計畫是趕著趕上政策補貼期限而草草趕工上線,導致部分計畫出現許多大大小小故障問題,這些計畫若政策補貼尚未期滿,提早更新排除故障,發出更多電力,可享受優厚的高躉購電價補貼,構成相當強力的經濟推動力。

另一方面,十數年來太陽能硬體市場陷入激烈殺價「紅海」,導致產業出現大規模整併淘汰,也造成一個需要更新的特殊原因,那就是過去安裝時採用的零組件供應商可能已經不在了,市場競爭殘酷的程度,連綜合機電大廠 ABB,都不得不在 2019 將太陽能逆變器部門脫手給義大利企業 Fimer ,而且 ABB 還反而要給予 Fimer 4.7 億美元。

在這樣的產業洗牌下,許多較有年代的太陽能計畫,若是零組件出問題需要替換,其開發商可能已經找不到當初的供應商,找不到替換的零組件,另一方面現在市面上的產品不僅效能較佳,甚至更為便宜,因而結果開發商可能決定將整個太陽能發電場的逆變器全部一體更換成新款。全面更新逆變器是太陽能發電場硬體大更新最常見的案例。

太陽能發電場提早換新將成為潮流

除了上述負面因素,還有相當多的正面誘因促使提早更新,包括能源儲存成本下降,使得太陽能發電場更新增設能源儲存有利可圖,另一方面,雙面太陽能產品發展已經成熟,為了利用其額外的發電量,有許多簽下優厚躉購電價合約的太陽能計畫場址,有誘因全面更換為雙面太陽能電池面板。

南韓開發商 OCI Power 於 2019 年 12 月時,全面更新啟用不過僅 6 年的德州阿拉莫一號(Alamo I)太陽能發電計畫,連同太陽能面板與支架都一同拆掉換新,支架換成具有定日功能的支架,面板則更換為雙面面板,OCI Power 的此一動作,說明了在如今硬體成本下降,技術成熟下,即使啟用年資相對新的太陽能計畫,都有可能提早全面更新。

目前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是太陽能發電場舊換新的最主要市場。開發商換新設備後,發電量大增,有可能造成政府在當年的高躉購電價下支出大增,因此祭出防堵措施,在法國,規定只接受發電量增加 1%,義大利政府則允許增加 10%。

目前第一波提早換新潮大多建立在增加發電量可多賺取當初優厚的躉購電價補貼的前提上,因此這波提早換新受到各國政策的影響相當大。然而,就中長期來說,政策影響將漸漸淡化,在純粹是場經濟誘因下,太陽能發電場提早換新勢必成為潮流,將會有大量的換新商機,而拆解下來的舊面板,則將有大量的回收需求,成為太陽能回收業未來可預期的大爆發商機。

太陽能板並非恆久遠,其壽命約 25 年,而紫外線、風吹雨打、砂石也會影響太陽能板的發電表現,而最近美國科學家發現,「酸」也會降低模組的壽命。

只要太陽能板一開始運作,壽命時鐘就會開始倒數計時,首先太陽能板會先遇到初始光衰(LID)現象,安裝幾小時後,轉換效率大多會下降 2% 左右,這是因為太陽能電池大多是由 P 型摻硼矽晶體製造,當太陽能照射到電池,其中的硼會跟氧原子結合成載子再結合中心,為硼−氧對(Boron-oxygen Pair)產生的缺陷,這會減少太陽能電池電荷載子壽命,進而影響電池轉換效率。

以單片模組來看可能沒什麼,但是隨著太陽能裝置量增加,損失的發電量就會積少成多,最終變成難以忽略的重大損失,若要解決問題,要從改變矽晶品質、更換摻雜劑或是先在受控環境進行光照衰減。

而最近科學家還發現,除了初始光衰外,太陽能板壽命比預期的還要短幾十年,那些負責保護太陽能板的「塑膠背板」其實不如我們想像的牢靠,雖然說東西都有其壽命,但有些背板出現裂痕、破裂的速度實在太快了。

其中太陽能背板得具備保護電池的功用,最常見的背板則是聚醯胺(polyamide,PA;醯音同溪),它得具備耐紫外線、高溫高濕衝擊、濕冷凍、抗張強度,阻絕水氣並抵禦撞擊,若有裂紋,水氣與氧氣會漸漸滲入,最後可能會有漏電的危險。

美國國家標準暨技術研究院(NIST)材料工程師 Xiaohong Gu 表示,團隊發現在 2010 年到 2012 年間,儘管有些背板已經符合標準,但還是在短短 4 年內出現嚴重裂紋。

該團隊為了解決這惱人的問題,收集來自美國、中國、泰國與義大利等地的太陽能背板,而這些背板都在 3 到 6 年間出現裂痕,而經過一系列化學與機械測試後,還發現越硬的地方越容易裂開,最容易碎裂的地方反而在背板內側。

對此,團隊推測,可能是封裝材料中的聚合物 EVA 出了問題,EVA 其中的乙酸(acetic acid,也就是醋酸)是主嫌,封裝材料在太陽的曝曬下,會開始降解並產生破壞性的化學物質,進而影響底下的背板,加快背板衰退速度。

為揪出犯人,科學家把幾根條狀的聚醯胺泡在醋酸 5 個月,然後再跟泡在一般水的對照組比較,最後他們發現顯微鏡下,比起沒有泡水、泡在水中的聚醯胺,泡在乙酸的塑膠出現了許多條裂縫;進一步分析溶液中的聚酰胺降解產物,也是乙酸溶液的濃度較高,顯然酸會加速聚酰胺的衰退速度。

該團隊認為,這項研究或許可有助於推出全新的耐用性測試項目,這樣一來背板的耐用性檢測能更加全面,同時也有助於廠商推出壽命更長的太陽能板。目前研究已發表在《Photovoltaic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英國衛報報導,氣候智庫Ember發表全球發電報告指出,隨著歐美等多國開始淘汰燃煤電廠、轉往較乾淨的能源,去年全球電力系統的碳排放量下降了2%,是近30年來最大降幅。

整體而言,中國對燃煤電廠的依賴持續攀升,首次佔上全球燃煤發電量的一半,但去年全球燃煤電廠的發電量卻下降了3%。

自2007年以來,美國和歐洲的煤炭產量減少了一半,去年歐盟的煤炭產量下降了近四分之一,美國的煤炭產量下降了16%。

Ember的報告警告,全球燃煤發電減少的背後有許多偶發因素,包括許多國家經歷暖冬。「煤產量正在減少,但緩解氣候變遷的急迫性仍在。」報告指出。

2019年全球風、太陽能成長15%  歐盟發展較美國迅速

報告主要作者戴夫.瓊斯(Dave Jones)表示,各國政府必須大力加速電力轉型,讓全球煤炭生產在未來10年間被徹底淘汰。

「從煤炭改用天然氣只是將一種化石燃料換成另一種。終結煤炭生產最便宜也最快的方法是迅速發展風能和太陽能。」戴夫說,「但是,若決策者未能步調一致地推廣風能和太陽能,我們將無法實現氣候目標。中國燃煤發電和天然氣的成長令人憂心,而答案顯而易見。」

該報告顯示,2019年再生風能和太陽能成長了15%,佔全球電力的8%。歐盟用風能和太陽能取代煤炭的進度最快,美國近年除頁岩熱潮外,對天然氣的依賴也增加了。

在歐盟,風能和太陽能佔去年發電量的近五分之一,領先美國;美國這些再生能源發電佔其總發電量11%。在中國和印度,再生能源分別佔電力系統的8%和9%。

報告警告,要實現巴黎協定氣候目標,全世界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需要達到複合增長率15%,而這真的需要洪荒之力。

「資產所有者揭露計畫」揭露 資產管理公司對環境毫無策略與行動

另一方面,投資活動非營利組織ShareAction所主持的「資產所有者揭露計畫」(Asset Owners Disclosure Project, AODP)研究發現,全球75大資產管理公司中,有38家在環境、社會與治理(ESG)問題遲遲沒有採取行動。這38間資產管理公司的政策承諾薄弱或根本沒有,也未考慮其主流資產對全世界造成的影響。

該報告也指出,投資管理人員通常在氣候變遷、人權和生物多樣性方面缺乏應有的參與和向上報告流程。

AODP針對資產公司的責任投資治理、氣候變遷、人權和生物多樣性活動給予評分,範圍在AAA到E之間。沒有任何一間資產管理公司獲得最高的AAA或AA兩個評級。

ShareAction分析師Felix Nagrawala表示:「許多業內人士希望藉著ESG方面的努力提高聲望,但我們的分析清楚顯示,全世界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中,很少有哪家可以說他們的所有投資都有採用永續方法。」

ShareAction表示,全球六大資產管理公司中表現最差的包括貝萊德(D級)、道富(D級)和先鋒(E級)。先鋒表示自己致力「適當揭露ESG風險的治理、戰略和績效」。 貝萊德和道富則沒有回應。

https://e-info.org.tw/node/223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