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發電成本正不斷下滑,競爭力迎頭趕上傳統以化石燃料為動力的火力發電廠,傳統礦業的風險將會愈來愈高,而面對變化的市場需求,礦業該何去何從?

澳洲是僅次於印尼的第二大燃料煤(thermal coal)出口國,也是世界最大的焦煤(冶金煤)貿易國家,煤礦為第二大出口商品,為澳洲帶來龐大的經濟收益,只是這項經濟來源正受到再生能源崛起波及,不斷縮小中。

以澳洲內需來看,黑煤、褐煤可滿足澳洲東部五州的三分之二用電需求,但是隨著老舊電廠紛紛退役,未來燃煤占比會逐漸降低;以出口來說,澳洲的燃料煤將近一半都出口到日本,但是預計到 2028 年,風力發電的成本將會低於燃煤、太陽能則更早,新型太陽能電廠的成本在 2023 年就能低於火力。而中國、南韓各占澳洲出口比率的 15%,這兩個國家的風電早已比燃煤便宜,太陽能成本也有望在今年下旬低於燃煤。

目前煤炭的價格也愈來愈低,外媒報導指出,2019 年煤炭出口價值明顯下降,燃料煤的現貨價格從 100.73 美元下跌三分之一至 66.20 美元,為十幾年來最大跌幅,未來可能還會持續下降。

最近由於 COVID-19(武漢肺炎)影響,石油需求降低,沙烏地阿拉伯又槓上俄羅斯,原油價格受到劇烈波動,進而影響燃料煤價格,不過事實上就算沒有疫情衝擊,燃料價格還是會持續走低,澳洲產業、創新及科學部(DIIS)2019 年末的最新報告指出,燃料煤出口額會從 2018-19 年度創新高的 260 億澳元,2019-2020 年減少到 210 億澳元,2020-2021 年又會降到 190 億澳元。

不少研究機構深入研究發現,過去長達 40 幾年都呈增長狀態的燃煤發電量,已在 2019 年下降了 3%,可說是最大降幅,其中中國燃煤電廠發電量雖然繼續攀升,印度煤炭需求增加,但美國和歐洲燃煤發電量下降 16%,降幅接近四分之一。

不過這並不代表燃煤發電廠未來就無生存之地,目前還是不斷有政府推出新型燃煤電廠計畫,同時也有不少補貼燃煤的情形,只是英國碳追蹤計畫(Carbon Tracker Initiative,CTI)提醒,這些新型燃煤計畫最終可能會擱淺,投資人將會發現燃煤成本變得愈來愈高,電力及公營事業主管 Matt Gray 表示,若開始建設新燃煤電廠計畫,開發商就有可能會有損失 6,000 億美元的風險。

只是降低對燃煤發電的依賴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以澳洲來說,雖然開挖礦場伴隨的水土保持破壞、環境污染等等,都是難以忽視的挑戰,但是背後的政經關係也已經交錯繁複、生根許久,燃煤又佔去澳洲發電六成比例,如何補上燃煤發電廠的空缺、電廠如何轉型,這些都是未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