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衛報報導,氣候智庫Ember發表全球發電報告指出,隨著歐美等多國開始淘汰燃煤電廠、轉往較乾淨的能源,去年全球電力系統的碳排放量下降了2%,是近30年來最大降幅。

整體而言,中國對燃煤電廠的依賴持續攀升,首次佔上全球燃煤發電量的一半,但去年全球燃煤電廠的發電量卻下降了3%。

自2007年以來,美國和歐洲的煤炭產量減少了一半,去年歐盟的煤炭產量下降了近四分之一,美國的煤炭產量下降了16%。

Ember的報告警告,全球燃煤發電減少的背後有許多偶發因素,包括許多國家經歷暖冬。「煤產量正在減少,但緩解氣候變遷的急迫性仍在。」報告指出。

2019年全球風、太陽能成長15%  歐盟發展較美國迅速

報告主要作者戴夫.瓊斯(Dave Jones)表示,各國政府必須大力加速電力轉型,讓全球煤炭生產在未來10年間被徹底淘汰。

「從煤炭改用天然氣只是將一種化石燃料換成另一種。終結煤炭生產最便宜也最快的方法是迅速發展風能和太陽能。」戴夫說,「但是,若決策者未能步調一致地推廣風能和太陽能,我們將無法實現氣候目標。中國燃煤發電和天然氣的成長令人憂心,而答案顯而易見。」

該報告顯示,2019年再生風能和太陽能成長了15%,佔全球電力的8%。歐盟用風能和太陽能取代煤炭的進度最快,美國近年除頁岩熱潮外,對天然氣的依賴也增加了。

在歐盟,風能和太陽能佔去年發電量的近五分之一,領先美國;美國這些再生能源發電佔其總發電量11%。在中國和印度,再生能源分別佔電力系統的8%和9%。

報告警告,要實現巴黎協定氣候目標,全世界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需要達到複合增長率15%,而這真的需要洪荒之力。

「資產所有者揭露計畫」揭露 資產管理公司對環境毫無策略與行動

另一方面,投資活動非營利組織ShareAction所主持的「資產所有者揭露計畫」(Asset Owners Disclosure Project, AODP)研究發現,全球75大資產管理公司中,有38家在環境、社會與治理(ESG)問題遲遲沒有採取行動。這38間資產管理公司的政策承諾薄弱或根本沒有,也未考慮其主流資產對全世界造成的影響。

該報告也指出,投資管理人員通常在氣候變遷、人權和生物多樣性方面缺乏應有的參與和向上報告流程。

AODP針對資產公司的責任投資治理、氣候變遷、人權和生物多樣性活動給予評分,範圍在AAA到E之間。沒有任何一間資產管理公司獲得最高的AAA或AA兩個評級。

ShareAction分析師Felix Nagrawala表示:「許多業內人士希望藉著ESG方面的努力提高聲望,但我們的分析清楚顯示,全世界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中,很少有哪家可以說他們的所有投資都有採用永續方法。」

ShareAction表示,全球六大資產管理公司中表現最差的包括貝萊德(D級)、道富(D級)和先鋒(E級)。先鋒表示自己致力「適當揭露ESG風險的治理、戰略和績效」。 貝萊德和道富則沒有回應。

https://e-info.org.tw/node/223465

礦業所營運的礦場往往處於電網不易維護的偏遠地帶,可再生能源可在現地發電的特性,讓礦場與可再生能源成為最佳搭檔,礦業巨擘也因此早早就開始擁抱可再生能源,不過,礦場使用的能源,電力只占其中較少部分,這使得礦業在全球減碳風潮要求下,要進行碳足跡減量,仍然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

對於偏遠的礦場來說,在現地興建自有可再生能源發電設施,很早就已經是經濟的選擇。因為偏遠地帶拉一條輸配電線路過去,用電成本可能高達一般市區的數倍,因此過去在可再生能源成本尚未下降至具備普遍經濟效益時,在礦區使用就已經具備經濟效益。如今可再生能源更趨成熟、廉價,礦業引進的腳步也加速。

跨國礦業巨擘力拓集團(Rio Tinto)於 2020 年 2 月中宣布在澳洲興建首個自有的太陽能發電場,投入總預算 9,800 萬美元,興建 34 百萬瓦(megawatt)發電容量的太陽能電池發電陣列,複合 1.2 萬度鋰電池儲能系統,用來為其位於西澳洲皮爾布拉的 Koodaideri 礦場供電。

該系統在白天太陽能發電尖峰時將可完全提供礦場用電,總體來說則提供 65% 的礦場用電,力拓集團將很快開始施工,預計 2021 年完工啟用。力拓集團表示正積極尋求皮爾布拉的額外可再生能源選擇,以及在全球尋求降低全公司碳足跡的機會。

不僅力拓集團積極尋求降低碳足跡,在全球減碳意識興起,各國政策、環保團體以及股東的壓力下,各大礦業公司都正在尋求減碳,其中部分公司更宣布主要礦場百分之百零碳政策。澳洲礦業巨擘必和必拓(BHP)宣布,其位於智利 Escondida 與 Spence 的銅礦,自 2020 年代中起,都將完全由可再生能源供電。Escondida 是全球最大銅礦,要完全由可再生能源供電,需要 2 吉瓦(gigawatt)發電容量的太陽能規模。

必和必拓目前已經簽下 4 紙可再生能源供電合約,不僅減碳,還降低用電成本,合約價格比目前礦場燃煤發電供電成本還低 20%。

另一家跨國礦業巨擘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也英雄所見略同,將自 2021 年之後,完全以可再生能源供電給旗下智利的礦場,由義電(Enel)智利分公司以可再生能源供應英美資源集團智利 Los Bronces 與 El Soldado 銅礦,以及在 Chagres 的熔煉爐。英美資源集團在 Los Bronces 銅礦的尾礦池安裝了 84 千瓦的水上太陽能電池面板陣列。另一方面,英美資源集團也與恩基(Engie)共同發展全球最大氫能礦場卡車,預計 2020 將在南非一處金屬礦場開始測試。

智利安托法加斯塔礦業(Antofagasta Minerals)同樣不落人後,其 Zaldívar 與 Antucoya 礦場,以及與嘉能可(Glencore)合資開發的 Collahuasi 礦場,都將預期在 2020 年或 2021 年以後完全由可再生能源供電。巴西礦業巨擘淡水河谷(Vale)則提出要在 2030 年完全由可再生能源自主供電。

礦場全面使用可再生能源將成新業界標準

然而,儘管這些礦業巨擘已經積極引進綠能,總體減碳目標仍然受到相當大的限制,這是因為礦場作業耗費的能源之中,電力只占其中的一部分,即使電力部分全都綠能化,其他作業直接燃燒化石燃料,仍然還是產生碳排放,而這部分要再減碳相當困難。一般來說,礦場用電只占礦場營運總碳排放的四成。

以力拓而言,目前宣布 71% 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但到 2050 年僅設定相當保守的減碳目標。嘉能可身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企業,規劃 2016 至 2020 年僅減碳 5%。不過兩家公司都將提出更新的減碳目標。

要如何降低電力以外剩下的六成碳排放是一大問題,此外,礦場引進可再生能源也開始有飽和狀態,隨著可再生能源成本下跌,礦場率先有經濟效益而率先引進,初期只先在太陽能資源最充足的地區如智利,之後漸漸擴及所有礦場,越來越多礦場已經因為純粹的經濟誘因早早引進可再生能源,剩下還能安裝減碳的礦場也就相對減少,反映在安裝容量上,2019 年大跌到 100 百萬瓦,不到 2018 年安裝量的三分之一。

在經濟效益下,礦場全面使用可再生能源即將成為新的業界標準,不過,即使如此,礦業要擺脫碳排放產業的污名,還要再下更多的努力。

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散,引發公共衛生恐慌,所幸機器人可望成為強大的防疫大軍。據The Robot Report報導,機器人早已深入醫療體系的各個角落,包括手術室、發藥、運送物品,現在還可以為防疫盡一分心力。

紐西蘭Rocos Global公司表示,現在各國政府和衛生官員的當務之急,便是降低人和人傳染的風險。GlobalData表示,中國大陸成為機器人最大的試驗場,讓大家明白機器人可以強化流行病管理,降低疫情所造成的經濟衝擊。

UVD Robots ApS搶先推出行動機器人,用紫外線消毒病房。丹麥Odense公司也正在擴充產能,以滿足日益增加的機器人防疫需求。洛杉磯Dimer UVC推出GermFalcon紫外線殺菌車,可以為飛機的機艙消毒。上海TMiRob公司在武漢各家醫院部署30部消毒機器人。中國太原市地方政府採用遙控車,在住宅區噴灑消毒劑。

除了消毒用途,機器人也可以在醫院幫忙遞送食物和藥物,避免人與人之間的接觸。Qianxi Robotic Catering捐增機器人給武漢,為醫療人員準備食物。中國杭州有一家醫院採用16部Keenon Robotics機器人來遞送食物。行動機器人其實也可以幫忙收拾垃圾,例如SIASUN Robot & Automation捐贈機器人給瀋陽的醫院,幫忙收集咽喉棉棒等。

此外,遠距臨場機器人也有參與防疫作戰。北京OrionStar公司跟獵豹移動合作推出遞送醫療用品和遠距醫療服務的機器人。獵豹移動執行長兼總裁Fu Sheng表示,自從爆發疫情後,在醫院部署各種防疫產品,希望可以減少醫療人員不足和交叉感染的緊張氣氛。OrionStar的機器人會依照人類的指示收集、存放和遞送照片、影像和資料。

再者,無人機可以幫忙維持宵禁,偵測有無肺炎症狀。深圳科比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無人機,提醒民眾戴口罩和噴殺菌劑。中國官員也善用無人機來確保民眾待在家不出門。Draganfly執行長Cameron Chll也建議用無人機以熱成像技術偵測發燒人士。

https://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asp?cat=158&cat1=20&cat2=70&id=0000579996_r5tlndie84f3nq7tlglpr

英國的離岸風電發展強勢,更力拚在 2030 年將發電占比提高到 30%,只是相較之下同為再生能源體系的太陽能與陸上風電就黯淡多了,近年發展頗為受限,不過日前英國政府宣布,2021 年將推出全新的再生能源計畫,陸上風電與太陽能似乎有望走出谷底。

2015 年 6 月,英國政府決定砍去陸上風電的再生能源補助(RO)。其中 RO 是針對太陽能、生質能、風電等再生能源計畫的重要獎勵機制,政府要求電力供應商每年要購買一定比例的綠能,電力業者可透過自行發展綠電、購買綠電、購買義務認證等方式來達成義務,補助費用則會反映在民眾帳單上,而英國政府宣布 2016 年 4 月 1 日起,將不再補貼新陸上風電廠計畫,而這比原先計畫提早一年。

當時英國政府認為陸上風電機夠多了,能源氣候變化大臣 Amber Rudd 表示,是時候將補貼從陸上風電轉移到其他更需要的技術了,同時賦予社區新風電計畫最終建設決定權。雖然政府仍有給予寬限期,5.2GW 容量的風電計畫仍可持續進行,但還有相當於 3,000 台風機的計畫正等待放行,或許會受到影響。

至於在太陽能方面,英國 2014 年已公告容量在 5GW 以下的太陽能將不適用 RO,更在 2015 年底宣布,太陽能固定電價(feed-in tariff)調降 69%,且 2016 年 4 月開始,不管是屋頂型還是地面型、都無法享有 RO,也移除「祖父條款」(Grandfathering),7 月終止日後完工的電廠都不再享有「終身」補貼。

這讓太陽能與陸上風電近幾年的投資相當地保守,2019 年英國陸上風電裝置量僅 629MW,也只有一項計畫有獲先前補助,相較之下,2017 年英國新增裝置量高達 2.6GW;太陽能可能就更慘了,2019 年僅建設 233MW,與 2015 年的 4GW 相比,發展頗為受限。

不過未來英國太陽能與陸上風電商或許能走出谷底,英國日前宣布,2021 年將推出新一輪再生能源競標,並將陸上風電與太陽能一併納入,透過差價合約(CFD)機制,開發商能以固定價格(競標履約價)售出電力,當售價低於其競標履約價時可獲差額補貼,反之則返還差額,雖然不一定是「補助」,但能保證業者不會因市場價格波動而損失。

英國同時也會繼續保障社區在陸上風電開發的地位,但也會對社區如何參與、發聲提供指導方針。英國氣候變化委員會表示,團隊希望讓英國再生能源發電量翻倍成長,盼 2050 年前順利實現零碳排放。

英國也看好浮動式離岸風電的未來發展,將針對該新興技術推出全新、單獨分出來的競標計畫,希望能加速這項不成熟技術的發展。

根據英國政府新聞稿,為促進再生能源產業鏈,也計劃增加 20,600 個工作機會,盼每年創造 6.28 億英鎊出口額。RenewableUK 執行長 Hugh McNeal 表示,面對氣候變化,支持再生能源為最佳應對,這也可加速英國邁向零碳經濟的腳步。

人工智慧(AI)正悄悄改變你我的生活,在眾多的AI新技術中,醫療保健方面的應用特別受到重視,透過人工智慧診斷病症,從大數據提供最佳治療方式及健康管理,不再只是科幻電影中的場景。

家醫科醫師洪暐傑及其團隊楊智惠、鄭暐霖、郭泓霆、許智為、林義隆、黃瑞初,研發多項人工智慧(AI)核心專利技術,有多項本國及美國專利,提供台灣創新的醫護服務,獲得國家新創獎的殊榮。新技術包含「非數字型資料精準關鍵核心抽樣技術」、「核心樣本精準投射標籤技術」,可在機器訓練後,透過抽取少量重要樣本建立良好辨識度,降低分析所花費的時間與人力。

團隊研發的多項技術能整合大數據及AI學習系統整合至個案管理平台,目前應用於骨折照護,經數據顯示可提升骨骼受傷的照護品質,並且能簡化醫師流程,具臨床價值。另外,此平台也能應用至疾病個案管理,如糖尿病、慢性腎臟病等,具備絕佳臨床實用性與疾病外展性。

當人工智慧醫療系統越來越廣泛地應用於各種疾病的臨床診療中,讓診斷的時間縮短、準確度提升,更快速呈現數據統計資料,有助於臨床醫療照護、精簡醫療成本,民眾將能獲得更好的醫療幫助,實為一大福音。

https://times.hinet.net/news/22812103

2019年12月新冠肺炎(COVID-19)開始壟罩全世界,此病毒傳染性高、潛伏期長,導致全球疫情不見緩和,何時能控制仍是未知數,而減少人與人間的接觸,將是防止疫情擴散的有效手段之一。在疫情影響產業發展下,機器人替代人與人接觸環節走到「剛性需求」端,尤其在物品配送、場域清潔、病患分流等,皆能夠有效落實防疫工作,顯現服務型機器人價值。

運送機器人,降低人與人的直接接觸

美國使用醫療機器人進行新型肺炎的治療,中國方艙醫院引進機器人進行配送物資,以降低醫務人員與接受隔離方的接觸。而在台灣,智慧移動平台(AGV)已發展多年,例如東元電機「Enviro」、慧誠智醫「智動機器人」、佳世達科技「智慧醫療輸送機器人」等,可於防疫時期立即投入隔離場域提供服務,以及應急物資的智慧化調配等解決方案。

清潔消毒機器人,落實環境清潔及重點消毒

防疫另一項重點,在於環境全面清潔及重點消毒,尤其在人流密集或通風換氣不良的公共場所,如商場或醫療院所更需確切落實。國內從洗刷地面到滅菌功能的消毒型機器人皆俱全,例如聯潤科技「工業用智能洗地機器人(Max)」、微星科技「AI-UVC主動消毒機器人」、松騰實業具備消毒功能家用掃地機器人等,透過清潔消毒機器人協作將有效建立起環境清潔的防護網。

迎賓機器人,協助醫護場所做第一線病患分流

各醫療院所為疫情抗戰的關鍵場域,看診機制若壅塞,不僅民眾相互感染的機會大增,第一線的醫護人員精神壓力也會因此更大。現可運用迎賓機器人,例如凌羣電腦「Ayuda」、沛博科技「Pepper」、新世代機器人暨人工智慧與經緯航太「智慧服務型機器人」等,可透過影像辨識和語音互動,向看診者提供掛號建議,同時替醫護人員進行初步病患分流和篩檢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透過機器人的加入,將能更有效協助疫情擴散。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950/4383485

政府前年引入上網電價計劃,讓可再生能源投資者就每度產生的電力收取3至5元,從而縮短回本期至約10年。環境局昨表示,《豁免利得稅(上網電價計劃)令》和《2019年商業登記(修訂)規例》昨日(1日)起生效,個人在住宅安裝可再生能源系統,可獲豁免有關課稅義務和商業登記的要求。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稱,截至去年底,兩間電力公司收到逾7,000宗上網電價申請,當中約6,000宗已獲批。獲批申請使用的太陽能板可鋪滿近70個標準足球場,每年產生的電力是太古城住戶總用電量的2倍。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578369/%E4%BD%8F%E6%89%80%E8%A3%9D%E5%A4%AA%E9%99%BD%E8%83%BD%E6%9D%BF%E8%B3%BA%E9%9B%BB%E5%83%B9%20%E7%8D%B2%E8%B1%81%E5%85%8D%E8%AA%B2%E7%A8%85%E7%94%9F%E6%9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