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比卡咖啡除了是種味道柔順、低咖啡因的高價位咖啡品種,現在它還有新用途,義大利科學家已運用含有阿拉比卡咖啡的膠體(流體),成功直接吸收太陽熱能。

太陽能資源豐富,人們透過或直接或間接的方法捕獲太陽能,其中吸收太陽能熱能的方法不多,人們目前主要也是以間接方法吸收太陽熱能,像是利用曲面鏡集中太陽能光,再由光熱原理把太陽能轉換成熱能,但這種方法占地廣,效率更會受限於環境的對流熱損失。

雖然世界上也不是沒有直接吸收太陽熱能的方法,但現在的碳基奈米膠體又具有細胞毒性(cytotoxicity)和環境污染問題,整體來看實在是得不償失。對此,義大利國家光學研究所科學家 Matteo Alberghini 已找出解決方案,研發有機無污染、穩定且製造本又低的膠體。

膠體聽起來是種神祕的化學術語,跟一般人日常生活沒有多大關聯,但其實餐桌上的豆漿、咖啡到書桌上的墨水等都是膠體,不同的材料也會有不同的功能。其中膠體表面可吸收熱,再轉移到內部的流體區域,能有效防止對流與輻射熱損失,因此也存有太陽集熱器和熱載體之用。

Alberghini 團隊則以蒸餾水、阿拉比卡咖啡,甘油和硫酸銅製成全新膠體 G30,他們進一步分析其光熱性質後,也發現該奈米膠體可直接吸收太陽熱能。

他們首先在水中加入咖啡懸浮液,並將之放入掃描電子顯微鏡(SEM)中來評估顆粒分布,之後科學家也為了降低凝固點與避免膠體內生成藻類或是黴菌,分別再加入甘油與硫酸銅。

為了驗證 G30 的吸熱效果,科學家也根據不同的蒸餾水比例進行儲能、光學特性等實驗,最後發現咖啡為膠體吸熱的背後功臣,一旦將蒸餾水比例提高,就會影響膠體的儲熱效果。

Alberghini 團隊也將咖啡基膠體與現有太陽集熱器進行比較,實驗結果顯示,咖啡膠體已展現出直接捕捉太陽熱能的潛力,最終結果也與電腦模型得出的數據一致,進一步證實咖啡膠體的光熱性能與傳統的間接吸收技術相似。

這讓科學家將來有望運用天然有機的方法來捕捉太陽熱能,讓人們的日常好朋友阿拉比卡咖啡可助太陽能蒸餾、太陽能海水淡化、加熱供暖和永續太陽能輻射冷卻等設備一臂之力,而未來該團隊是否會採用其他品種的咖啡、其他品種的咖啡光熱性能如何,目前未知。

美國太陽能市場第一季度表現最為強勁,屋頂電力已成為最有前途的增長領域。

專家說,雖然它佔整個市場的一小部分,但住宅太陽能有很大的增長潛力。強勁的客戶需求,最近的一些政策發展以及電池存儲的機會正在發揮作用。

根據太陽能產業協會(SEIA)和伍德週二公佈的一份報告,在2019年的前三個月,美國安裝了創紀錄的2.7千兆瓦的太陽能光伏電池,這是一年中第一季度大部分太陽能裝置。麥肯齊。屋頂住宅太陽能佔上一季度安裝量的22%,而且這一百分比正在上升。

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包括南卡羅來納州取消其淨計量上限,這限制了太陽能係統所有者可以在電網上交換的能源數量,以及馬里蘭州最近的法案要求該州通過可再生能源產生50%的電力。

屋頂太陽能市場將繼續依賴安裝強勁的地區,如加利福尼亞和東北地區,但大型太陽能企業正將注意力轉向新興市場。根據該報告,第一季度新增住宅容量的近三分之一來自前十名以外的市場累計產能,這是有史以​​來的最高份額。

  • 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制裁伊朗領袖
  • 特朗普可能不希望在大選前,與伊朗展開軍事衝突
  • 目前全球原油需求疲弱,而OPEC+會否繼續減產也有變數,油市平衡面臨挑戰

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下令制裁伊朗最高領導人及其他高級官員,美伊緊張局勢全面升溫。理論而言,該消息有助國際油價走高,但事實上,紐約期油和布蘭特期油昨日走勢分化,今日更雙雙下跌。分析認為,美伊開戰進而提振油價的可能性很小,同時,油市供需情況也遏制油價升勢。

首先,當前市場認為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行動,象徵意義更大。事實上,隨著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日益臨近,尋求連任的特朗普不大會希望和伊朗進入軍事衝突,相反可能和德黑蘭方面達成一項交易,並以此作為自己競選的又一個宣傳點。

也就是說,美國和伊朗的對峙,不大會演變成實質性的軍事打擊,因此伊朗原油供應出現中斷的風險不大。據市場人士分析,當前油價的地緣政治風險溢價為一、兩美元,只要美伊不發生衝突,那麼該數字就不大會改變。

俄羅斯成OPEC+會議最大變數

再者,一周後OPEC+會議動向,也牽動油價走勢。目前最大的變數仍然是俄羅斯,該國能源部長諾瓦克(Alexander Novak)最新拒絕回答會否支持延長減產協議,而該協議是目前階段維持油價穩定的關鍵。此外,諾瓦克還表達對全球油市需求的擔憂,也影響市場情緒。

事實上,諾瓦克的憂慮並非誇張,目前各國特別是亞洲地區原油需求疲弱,據IEA(國際能源署)本月報告,中國燃料需求從今年初開始就比較低;據官方數據,今年首5月,中國汽車銷售按年下滑13%。此外,日本和南韓的石油消費於3、4月的跌幅均超過預期。

OPEC+將於下月1至2日在維也納召開會議,決定今年剩餘時間的日均產量。如果因俄羅斯等國的反對而未能延長現有減產協議,油價勢必再現暴跌;即使協議得以延長,也未必能提振油價,因為目前OPEC總原油產量已是2014年以來最低水平,因此市場質疑當前的減產規模是否足夠。

美國原油庫存急降,加上美伊關係持續緊張,刺激國際油價上升,紐約及倫敦期油均高收超過2%,觸及約一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紐約8月份期油每桶收報59.38美元,升1.55美元,升幅為2.68%;於亞洲電子交易時段現報58.98美元,跌40美仙。

倫敦8月布蘭特期油連續第二日上升,每桶收報66.49美元,升1.44美元,升幅為2.21%。 

回顧2018年,德國再生能源的發展依舊強勁。在公用發電的部分,再生能源加總首度突破40%,首度超越燃煤發電的加總。隨著晚近越來越多要求進行更多再生能源裝置競標的呼聲,再生能源發展速度可望加速。

在太陽能發電量不斷突破歷史紀錄時,德國太陽能發電成本也不斷下滑,成為德國目前新建發電機組中發電成本最低的選項。
在2018年首度推出的兩次風光聯合競標中,得標的都是太陽能。太陽能的發電成本實在太低,風能業者根本無法開出足以競爭的價格。這樣的結果是連許多觀察德國能源轉型許久的專家(比如Craig Morris)也倍感意外的。

2018年另外一個德國太陽能產業重要的復興跡象是發電自用戶帶動的新一波商機。過去以躉購費率支撐的時代,太陽能板的裝設以併網售電為主,但隨著躉購費率逐年調降、零售電價的上升,安裝太陽能板以發電自用變成越來越熱門的選項。

2018年會是德國太陽能產業重新崛起的元年嗎?至少目前德國太陽能產業業者的信心已經回復到2013年以前,中國光能產業還沒有嚴重打擊他們的時候。但是有一件事情是確定的:在非核除煤的政策逐步清晰的情況下,太陽能將繼續在德國能源轉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財華社訊)冠軍科技集團(00092-HK)公佈,於2019年6月21日,該公司附屬公司Champion Energy Logistics Co Ltd作為買方與Prospera Angel International Company Limited作為賣方訂立協議備忘錄,據此,買方擬斥資420萬美元(相等於約3276萬港元)向賣方購買油輪。收購的油輪高173.5米,寬30米,船體中部至上層型深18.4米,總噸位25800公噸,淨噸位11,222公噸。

油輪為一艘於1992年11月建造及首次交付,名為「Distinction01」的巴拿馬註冊油輪(國際海事組織編號:9040455),高173.5米,寬30米,船體中部至上層型深18.4米。油輪的總噸位為25,800公噸,淨噸位為11,222公噸,乃根據1969年《國際船舶噸位丈量公約》所載條文厘定。油輪目前由獨立第三方以每月10萬美元按期租租用,租期將於2019年11月29日屆滿。

收購油輪使該集團擁有自家船隊,日後作運送汽油之用,併將提升該集團把握機會取得貿易商不時因存貨流動緩慢產生之壓力或財政壓力而提供低於市價的汽油。作為該集團策略之一部分,其可能於該集團無需使用油輪時將其出租,預期將為該集團引進營運收入,作為額外收益來源。

資料來源: 財華社訊 23 JUN 2019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因應全球貿易緊張升溫,調低原油需求預測,並警告指隨著國際貿易爭拗繼續惡化,可能會進一步減產。

油組月度報告指,上半年持續的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已升級,可能影響需求而構成重大下行風險,預料今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將增加114萬桶,較上月的預期減少7萬桶。

報告又指出,發達經濟體4月石油庫存上升,這趨勢或引發市場對石油供應過剩加劇的憂慮。

美國上周原油庫存減少310.6萬桶,減幅大過市場預期。

美國能源資料署公布,上周汽油庫存減少169.2萬桶,同市場預期增加相反;蒸餾油庫存減少55.1萬桶,亦同市場預期增加相反。

由於中國經濟數據比預期糟,引發全球原油需求下降擔憂,國際油價週一(17日)下跌1%。

《路透》報導,紐約西德州中級原油7月交割價下跌0.58美元,或1.10%,收每桶51.93美元。

布蘭特原油8月交割價下跌1.07美元,或1.73%,收每桶60.97美元。

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工業產值增速放緩,是17年多來的最低水準,該指數5月僅年增5%,低於分析師預估的5.5%,也低於4月的5.4%。

「Price Futures Group」分析師佛林(Phil Flynn)指出,所有主要機構的報告都稱,原油需求將趨弱,這已經讓市場萎靡不振。

根據日本「太陽光發電協會,JPEA」所作的統計,2018 年度的日本國內太陽能板出貨量約為 550 萬瓩,較 2017 年度時增加了 5%。這也是自 2014 年以來,在事隔 4 年之後,再次出現增長的情形。

雖然在住家及大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需求上出現減少,但由於利用閒置空地與工廠屋頂的中小型發電設施的需求增加,也因而帶動了日本國內太陽能板的銷量。

另外在非住宅用方面,出貨量也增加了 8%。

日本經濟產業省在 2018 年底時,重新檢討了再生能源的躉購 (FIT) 制度。遲遲未能展開發電的業者,在躉購費率上很可能出現不利的情況。因此有施工廠商表示「急著趕工施作,想要立刻展開發電的業者不斷增加」。

自從日本的躉購制度在 2012 年度上路後,太陽能板的出貨量激增,更於 2014 年度時到達出貨量高點的 921 萬瓩。

而單從 2019 年 1 – 3 月的表現來看,日本太陽能板的總出貨量 (包含出口及內需) 為年增 7% 至 155 萬千瓦。連續 4 季出現增長。